郑卫之音
词语解释
郑卫之音[ zhèng wèi zhī yīn ]
⒈ 春秋·战国时郑·卫两国的民间音乐。因不同于雅乐,曾被儒家斥为“乱世之音”。泛指淫靡的音乐。指靡丽的文风。
引证解释
⒈ 春秋 战国 时 郑 卫 两国的民间音乐。因不同于雅乐,曾被儒家斥为“乱世之音”。
引《礼记·乐记》:“郑 衞 之音,乱世之音也。”
⒉ 泛指淫靡的音乐。
引《后汉书·循吏传序》:“﹝ 光武 ﹞身衣大练,色无重采,耳不听 郑 衞 之音,手不持珠玉之玩。”
明 刘元卿 《贤奕编·家闲》:“出入无得入茶房酒肆,市巷之语、 郑 衞 之音,未尝一经於耳。”
⒊ 指靡丽的文风。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吾家世文章,甚为典正,不从流俗。
引梁 孝元 在藩邸时,撰《西府新文纪》,无一篇见録者,亦以不偶於世,无 郑 卫 之音故也。”
参见“郑声”。解释: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出处:《礼记·乐记》:“魏文侯问于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惟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新乐之如此,何也?’”
国语辞典
郑卫之音[ zhèng wèi zhī yīn ]
⒈ 本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因儒家认为其音淫靡,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也作「郑卫之曲」、「郑卫之声」。
引《礼记·乐记》:「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
《汉书·卷二二·礼乐志》:「惟世俗奢泰文巧,而郑卫之音兴。」
近濮上之音 靡靡之音
最近近义词查询:
惊讶的近义词(jīng yà)
以至的近义词(yǐ zhì)
新闻的近义词(xīn wén)
百发百中的近义词(bǎi fā bǎi zhòng)
改变的近义词(gǎi biàn)
演出的近义词(yǎn chū)
参见的近义词(cān jiàn)
心地的近义词(xīn dì)
作业的近义词(zuò yè)
伶人的近义词(líng rén)
枪毙的近义词(qiāng bì)
煤油的近义词(méi yóu)
审查的近义词(shěn chá)
寻找的近义词(xún zhǎo)
活跃的近义词(huó yuè)
周围的近义词(zhōu wéi)
伐木的近义词(fá mù)
藴藉的近义词(yùn jiè)
源源不断的近义词(yuán yuán bù duàn)
雷同的近义词(léi tóng)
一视同仁的近义词(yī shì tóng rén)
实力的近义词(shí lì)
未来的近义词(wèi lái)
拜别的近义词(bài bié)
行动的近义词(xíng dòng)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