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死
词语解释
心死[ xīn sǐ ]
⒈ 道家谓心无杂念,达到无我的思想境界。
⒉ 谓在精神上崩溃而甘于自弃。
⒊ 谓哀痛至极。
⒋ 绝望。
引证解释
⒈ 道家谓心无杂念,达到无我的思想境界。参见“心若死灰”。
引《列子·汤问》:“唯 黄帝 与 容成子,居 空峒 之上,同斋三月,心死形废。徐以神视,块然见之,若 嵩山 之阿;徐以气听,砰然闻之,若雷霆之声。”
张湛 注:“所谓心同死灰,形若枯木。”
⒉ 谓在精神上崩溃而甘于自弃。
引《庄子·田子方》:“夫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⒊ 谓哀痛至极。
引南朝 梁 江淹 《别赋》:“金石震而色变,骨肉悲而心死。”
⒋ 绝望。
引唐 杜甫 《喜达行在所》诗之一:“眼穿当落日,心死著寒灰。”
蔡梦弼 笺:“甫 陷贼中,忆帝引领西望,无人从帝所来,不得消息,是以眼穿心死也。”
茅盾 《赛会》:“金官 钻进帐子里,还没有心死。”
国语辞典
心死[ xīn sǐ ]
⒈ 比喻绝望。
引《庄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近绝望
⒉ 摒除杂念而达到无我的境地。
引《列子·汤问》:「同斋三月,心死形废,徐以神视。」
最近近义词查询:
收获的近义词(shōu huò)
熟练的近义词(shú liàn)
包围的近义词(bāo wéi)
要塞的近义词(yào sài)
实事求是的近义词(shí shì qiú shì)
遁世的近义词(dùn shì)
藏匿的近义词(cáng nì)
决绝的近义词(jué jué)
判定的近义词(pàn dìng)
动机的近义词(dòng jī)
孩子的近义词(hái zǐ)
爱护的近义词(ài hù)
大小的近义词(dà xiǎo)
安宁的近义词(ān níng)
封闭的近义词(fēng bì)
不但的近义词(bù dàn)
慢吞吞的近义词(màn tūn tūn)
领先的近义词(lǐng xiān)
烟土的近义词(yān tǔ)
不够的近义词(bù gòu)
下手的近义词(xià shǒu)
时代的近义词(shí dài)
相同的近义词(xiāng tóng)
流动的近义词(liú dòng)
支持的近义词(zhī chí)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